现年 24~43 岁的千禧世代,特别是 1980 年代出生的族群,现在是社会中坚,但他们在进入职场后,历经金融危机,薪资长期停滞,接着又受到疫情影响,在成家立业阶段又遇上暴涨的房价,有人称为失落的一代。经济学家一直认为当今千禧世代不如他们父母年轻时富有,也有人持相反意见。一篇新研究深入剖析,发现问题在于巨大贫富差距,典型中产阶级的确比他们父母年轻时更有钱,若是工人阶级,他们比父母年轻时穷得多。
一些观察家认为,千禧世代是「第一代比父辈境况更差的人」,但是也有人认为千禧世代的境况比父母一代更好,但真正答案取决于讨论的是哪些千禧世代。
《美国社会学期刊》最近刊登一篇研究,由剑桥大学、柏林洪堡大学和法国研究型大学巴黎政治学院的研究人员,调查美国 6,000 多名婴儿潮世代和 6,000 多名千禧世代的工作和家庭生活轨迹,评估并比较不同的工作和生活,对他们 35 岁时财富的影响。
结果发现,大多数人在 35 岁时的经济状况,比具有同等职业和生活的婴儿潮一代要差,千禧世代比父辈一代更有可能从事低薪工作并与父母住在一起。而具有典型中产阶级生活轨蹟的千禧世代,则是比婴儿潮世代累积更多财富。
不同职业的经济回报呈现巨大差异
安全的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生活方式的经济回报增加,而不稳定的工人阶级生活方式的经济回报则停滞或下降。譬如在婴儿潮世代中,63% 的低技能服务人员在 35 岁时拥有自己的房屋,但从事相同职业的千禧世代中只有 42% 的人有房子。服务业中最贫穷的千禧世代甚至出现负净资产,在婴儿潮世代中不太常见。
到 35 岁时,17% 的婴儿潮世代已经从大学晋升到法律和医学等享有声望的职业生涯,而千禧世代中只有 7.3% 的人有专业职业,更多人从事其他工作,如社会工作和教学,或从事零售、服务人员和护理等服务业工作。
由于不同工作类型的经济回报差异太大,譬如卡车司机或理髮师等一般劳动阶级职业的人,过去有能力买房并建立适度的资产,但现在的年轻一代很难靠这类职业买得起房子。
世代紧张加剧将助长民粹主义
穷人已被远远抛在后头。一名在纽约当老师的千禧世代受访者表示,像他们父母一样只要辛勤工作,终究有一天买得起房,还能存到退休金,但在他们这一代已经不可能实现,他和很多同世代的朋友都有一种观念,就是买房已经不可能,也不愿意从事一份只够付帐单的工作,他们宁可有更多自由,做自己想做的事或是远距工作,让他们可以在纽约活下去,并剩一点钱可以让他们拥有小确幸。
研究人员表示,即使千禧世代比他们的父母年轻时生活条件好得多,但当今这股社会中坚力量正面临巨大且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,导致他们时常有一种「鲁蛇」的感受。研究认为,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将带来「根本性的道德和政治挑战」,这些挑战不仅加剧世代紧张,也会导致其他社会问题,并助长民粹主义和威权主义的兴起。
财经新报
图片翻摄自网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